北京小海陀山深處的紅色村莊
小海陀山位于延慶西北,緊鄰河北赤城大海陀山,是北京第二高峰,冬季溫度極低,常年覆雪,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高山滑雪、雪車雪橇等重要比賽項目皆在此進行。為了保護文物,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,在建設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車雪橇中心前,北京市文物部門對小海陀山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測繪工作,筆者隨同參加。這次調查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、保存完好的紅色村莊遺址,行走其中,仿佛穿越回了烽火硝煙的抗戰歲月。
被時間遺忘的村莊——小莊科
記得那是2017年年底,為了保護生態環境,當時小海陀山已經封山,有專人看守,外人不得入內。我們從延慶城區開車一個多小時,才到達小海陀山腳下。出示證件,在當地村民帶領下,我們徒步走向了這座幽靜神秘的大山。當時是寒冬,遠望群山,白雪覆蓋山巔,仿佛一幅淡墨山水畫。誰能想到,在抗戰時期,這里曾被革命群眾和八路軍戰士的鮮血染紅。
沿著羊腸小道,走進山中腹地,樹木掩映,目之所及不過10米之內。走著走著,隱約看到東側有一處高臺平地,撥開樹枝走近一看,竟然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村莊遺址,好像當年村民離開后,再未有任何破壞,以至于我們走進去生怕破壞了它原有的樣貌。
除了房頂不見以外,這里與冀北地區的其它村莊并無兩樣。如果此時炊煙裊裊,真的以為它就是一座普通村莊。房屋基本用石塊壘砌,也有“木骨泥墻”。房屋旁邊還發現了幾處地窖。坍塌的房屋中有很多磚塊,地表還散落了很多石磨盤、石碾,有一個磨盤特別大,和圓桌子一樣,有的石碾一半埋在泥土中,似乎訴說著村莊悠久的歷史。在村莊東側有一股山溪,應該是當年村民的取水處。
這個村莊叫什么名字?當年村民為什么離開這里?走訪不遠處的西大莊科村后得知,這個“被時間遺忘的村莊”叫“小莊科”,也叫“小莊戶”,抗戰時期被日本侵略者焚毀。沿著這條線索,翻閱延慶關于抗戰的大量書籍,這座村莊的神秘面紗終于被揭開。
海陀山的平北抗日根據地
原來小莊科村在平北抗日根據地內。1940年,為在平北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,八路軍挺進日偽控制相對薄弱的海陀山地區,團結群眾,不斷壯大革命隊伍,創建了龍(龍關)延(延慶)懷(懷來)聯合縣,平北軍分區司令部常駐延慶五里坡海溝北側的南碾溝村。從1940年到1945年,八路軍在海陀山地區與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,為冀北地區的全面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,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幫助。海陀山地區的人民常年生活在大山之中,普遍具有樸素的愛國情懷,知道敢打日本鬼子的八路軍來了,紛紛捐贈糧食、被褥,有的還把房屋騰出來給八路軍住。正是南碾溝的村民把房子無償給八路軍住,平北軍分區才得以在南碾溝站穩腳跟,因此將司令部設在了南碾溝的大山里。
在原有房屋的基礎上,方圓5平方公里內,八路軍陸續修建了五十多間房屋,東北為政治部,周圍設有武裝部、特務連、電臺、總機等部門,為維持生活供給,還設有供給處、修槍所、染布班、被服廠、小兵工廠等。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,八路軍將南碾溝發展成為平北地區最重要的根據地之一,也是最大的生活補給地??梢哉f,南碾溝是平北抗戰勝利的重要后盾。
因南碾溝地區人煙稀少,平北軍分區司令部遺址得以保留至今,當年的房屋基址仍清晰可見。為了紀念那段抗戰歲月,當地政府在遺址上修建了平北軍分區司令部紀念碑亭,現已被確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,今年被北京市文物局認定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。
小莊科在大掃蕩中被焚毀
南碾溝以西的小莊科等村莊的村民也紛紛加入抗日活動,有的給八路軍送糧食,有的給八路軍通風報信,有的加入八路軍,還有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海陀山地區成為平北抗戰的重要活動地、根據地。
當年的親歷者趙恩惠在回憶錄中說:“我們這一帶最早開辟的地區是松山溝里邊,包括佛峪口、大莊科、小莊科、爛九廟、閻家坪、蔣莊子、大海坨等村……這道溝里邊的人接受革命最早……那年月,十團、四十團、平北司令部直屬隊,龍延懷一區的區委隊,經?;顒釉趮偤觾砂逗捅鄙降拈惣移?、蔣莊子、大莊科、小莊科、爛九廟、佛峪口。”
松山溝就在小海陀山的東側。這段回憶表明,小莊科是較早接受革命的紅色村莊。當年的村民路自庫回憶,小莊科南的佛峪口溝是“延慶至赤城的交通要道,也是平北地區黨組織的活動重地。這道溝有佛峪口、大莊科、小莊科、閆家坪、石子叢、菜家窯、行自鋪等村。”這段回憶也表明,小莊科村位于平北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。
因為幫助八路軍運送糧食、通風報信,小莊科村遭到了日偽軍的報復性打擊。當年的村民劉全仁留下一段回憶錄:“1942年是平北抗日根據地抗戰最艱苦的一年……日寇在這些據點集結重兵,瘋狂地進行‘萬人大掃蕩’……夏初,敵人從佛峪口、石盤口、長安嶺同時向我根據地進攻,即所謂‘分進合擊’。見人就殺,見房就燒,見東西就搶,把大莊科、小莊科、蔣莊子、大海坨、施家村的房子全部燒光。”因小莊科村位于平北抗日根據地核心區,所以在1942年被日偽軍焚毀。
小莊科村被焚毀后,村民大多搬到了大莊科村。大莊科村在小莊科村以西,后也被燒毀,村民又建了新村,就是現在的西大莊科村。
血染大莊科
大莊科村比小莊科村更大,人更多,同樣位于平北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。村民同樣普遍具有高昂的革命熱情,積極協助八路軍游擊隊開展斗爭。青壯年踴躍參軍,村內27戶人家就有9名青壯年參加了八路軍。1940年,在平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段蘇權的介紹下,19歲的大莊科村民焦金山參加了八路軍,并在日后成長為我軍的領導干部。1942年10月,村民徐子厚不畏嚴寒,翻山越嶺,冒著生命危險為平北司令部傳遞了一封重要的雞毛信。
全村百姓站崗放哨,為抗日游擊隊送信、送糧、做軍鞋,因此日偽軍把大莊科看成是眼中釘、肉中刺。1942年2月,日軍糾集偽蒙疆軍、漢奸、特務等六百余人,向大莊科進攻。日偽軍進村時,絕大多數村民已躲進深山老林。日偽軍瘋狂燒毀了全村65間房屋,并槍殺了未能及時躲進深山的老弱村民。為了支持抗戰,大莊科村民用鮮血染紅了這巍巍萬年的海陀山。
今天,我們在欣賞海陀山美景時,不應忘記,八十年前,一群有著堅定信念的八路軍戰士和英雄的延慶人民,曾在這里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,他們用年輕的生命保衛祖國,用滾燙的熱血染紅了林海茫茫的海陀山。
今天,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。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,就充滿了血與火的考驗,她的每一次進步,都是無數革命志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。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,是先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,讓我們在下一個百年依然有能力、有魄力乘風破浪,勇往直前。
(作者單位:中國國家博物館)
-
上一篇:北京第一座公園你知道是哪個嗎
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