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最美的九個教堂 你去過幾個(1)
北京有很多有名的教堂,它們不僅有著精美的建筑形式,還有著悠久的歷史,如果不出國就想一睹教堂的風采,那不妨看看在北京的教堂,既能欣賞西式的建筑,又能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,一舉兩得!
西什庫教堂
西什庫教堂也稱北堂,建于清初,時稱“救世主堂”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,它的四個高高的尖塔,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,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,在青松翠柏環繞之中越發顯得潔白挺拔。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,建筑面積約2200平方米,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中式四角攢尖黃色琉璃瓦頂的亭子,亭內是乾隆親筆題寫的石碑。一西一中、一高一矮,巧妙搭配,令人叫絕。主入口兩側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絕無僅有的。堂內的300根巨柱撐起的金色拱頂和80扇鑲彩玻璃的花窗總能讓人聯想到巴黎圣母院。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
宣武門教堂
宣武門教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天主堂。共有三進院落,大門為中式建筑,占據了教堂的第一進院落,其后的東跨院為教堂的主體建筑,西跨院為起居住房。教堂主體建筑為磚結構,面向南方,正面的建筑立面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,三個宏威的磚雕拱門并列,將整個建筑立面裝點得豪華而莊嚴,整個建筑里面磨磚對縫,精美的磚雕隨處可見。教堂建筑的室內空間運用了穹頂設計,兩側配以五彩的玫瑰花窗,整體氣氛莊嚴肅穆。
地址:北京前門西大街141號
西直門天主堂
西直門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,俗稱西堂,是北京四大堂中建成最晚的。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西直門天主堂是2008年再次翻修后的成果。祭壇已改為大理石地面;祭臺像是一幅三折式金碧輝煌的、尖拱形圣母加冕像;白色中文祭臺形似諾亞方舟,而最前邊的拉丁祭臺是早期教會遺留下的珍貴遺產。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130號
王府井天主堂
王府井天主堂,俗稱東堂,又名圣若瑟堂、八面槽教堂?,F存的東堂是1904年所建。整體為羅馬式風格,大堂坐東朝西,西闊25米,進深60米,坐落在青石基上。正面由六根突出的壁柱將墻面切割成三部分,每部分中都有一上面呈圓拱形的門洞,裝嵌著對開的大門。第二層仍由壁柱分隔,兩邊為圓拱形窗,中間為巨大的圓形玫瑰窗。第三層是三座有拱頂的鐘樓,兩邊稍低,中間高聳。整座建筑比例勻稱,莊重典雅。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,柱基為方形。側窗上嵌著由彩色玻璃拼鑲的圖案,陽光射入,瑰麗而璀璨。
地址: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74號
東交民巷天主堂
東交民巷天主堂又稱圣彌厄爾教堂,是北京建造較晚的一所教堂,它于1904年竣工并開堂。東交民巷天主堂規模雖然小,但是它在造型上別具特色,小巧玲瓏,建筑風格非常講究。圣堂東西兩面墻上裝有清末從國外進口的彩色花玻璃。堂內頂部為斜坡型,上覆灰筒瓦,均為琉璃瓦。堂頂部用肋狀拱券以增加高度,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。圣堂東西寬三間,南北進深十四間,內有圓柱支撐,地板也為花磚甬道。從建成至今近100年來,未遭到任何災害性破壞,保存得比較完好。
地址: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
后桑峪天主教堂
后桑峪天主教堂是目前北京所存歷史最久的教堂,它始建于清朝,不過在元代時,就已有外國傳教士在此行醫、傳教,而當時傳教所僅為一間民房。南墻是整座教堂最經典的地方,為哥特式尖拱落地大窗,堂頂的白色尖塔也令人矚目。
- 1
-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