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愛逛京城妓院“八大胡同”的民國名人
輸血與造血
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這盤棋上,中國是一枚重要棋子。
中共成立之后,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接受共產國際經濟上的外援,這是基本事實,沒有必要隱諱。國民黨早期接受蘇俄的援助,并不比共產黨少。
但是,這些外援的作用是有限的。中國早期的共產主義者為了信仰與事業,除了貢獻出智慧、力量乃至生命之外,也獻出了大量的金錢,這才是在經濟上推動中國革命事業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。
沒有公雞打鳴,太陽依舊會升起。
共產主義者個人的出資,同樣是經費來源的重要部分。
這就客觀上要求中國早期的共產主義者通常要具備對社會的洞察力、對新思想的接受力,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。符合這些條件的,既不是單純的工人,也不是農民,而是知識分子。
這也是共產主義在中國知識分子中首先得到傳播的重要原因。
李大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
作為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主任,李大釗的收入在當時的北京來說屬于較高的。剛剛就任的時候,他的月工資是一百二十元,半年之后又增加到了一百四十元。后來他被聘請為北京大學教授,工資還有所增加。當時京城內的工資水平為小學教師不到二十元,拉包月的車夫每個月五至八元。北京的物價水平不高,一元錢可以買半袋(一袋為四十四斤)上好面粉,可以買北京前門飯館名菜“紅燒翅根”六份。
中國社會從來就不乏有錢人。辛亥革命前,中國官僚、軍閥、貴族存放在英國匯豐銀行的錢多達兩億元以上,外國銀行苦于無法安置,有時不但不給中國儲戶利息,還要收取儲戶的保存費。英國銀行家曾斷言,中國如果搞革命和建設,根本沒必要借外債,只要將中國人自己的存款取出來用就足夠了。
但錢的用途卻不同。即使在民國之后,有錢人多以打麻將、捧戲子、逛妓院為樂。那時開妓院合法,老板和嫖客都不用擔心掃黃,逛妓院成了時尚,尤其是到著名的妓院去消費簡直成了成功人士的標志。
北京最有名的妓院“八大胡同”,什么人去的最多?說來有人也許不相信,最多的主顧竟然是“兩院一堂”的人。“兩院”是指民國國會的參議院和眾議院(當時北洋政府參眾兩院的議員每月津貼可達二百元),“一堂”是京師大學堂(北京大學前身),這些人就是當時社會所謂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。
- 1
- 2
-
上一篇:一代名妓賽金花最終凄苦玉殞京城天橋
下一篇:北京大妞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