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的由來
時間:2013-03-20 16:40:14 來源:網絡 點擊:0
清明節的由來
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來臨了,在這個充滿思念的節日里,人們去掃墓祭拜自己的先人,帶去生者的一份思念。清明節這個節日在中國歷史悠久,清明節的由來已經有將近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。
有一種說法,清明節的由來是始于春秋戰國時期,而另一種關于清明節的由來,則和清明節的另一種名稱——“寒食節”有著莫大的關系。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清明節的由來。
傳說中國的傳統清明節的由來是在周代前后,清明節踏青掃墓也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。清明節是在每年的四月四號到六號之間,這一段時間也是春天的腳步緩緩到來的時間,大地復蘇,春意蕩漾,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,正因如此,踏青也就成為了是清明節的由來的另一個說法。清明節的由來的原意就是大自然已經到了轉暖的時候,萬物開始復蘇,可以春耕播種了。
清明節的由來的另一個說法,寒食節
清明節的由來的另一個說法寒食節顧名思義,也就是不吃熱的東西,這源于一個傳說。當時晉國想要害死大公子重耳,忠臣介子推護送重耳逃亡,路上饑寒交迫,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。幾年過后,重耳終于回國當上了國君,也就是響當當的晉文公,他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??墒?,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。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,有人提議放火燒山,介之推是孝子,一定會救母親出來??墒?,大火燒了三日三夜,仍不見介之推?;鹣绾?,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背著母親的尸體。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,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。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,定為寒食節,規定人民禁止用火,寒食一天,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。第二年,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,他們發現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樹死而復活,晉文公上前折了柳枝,圍成圈兒戴在頭上,并將楊柳掛在門外以示紀念,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清明節的由來。
以上就是清明節的由來。